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课题研究,旨在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听取建议,以共同推动美育工作的提升。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数据仅作学术研究之用,预计耗时5分钟。您的真实回答至关重要,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1.性别:
男
女
2.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3.专业类别:
文科类
理工科类
艺术类
其他
4.生源地:
城市
农村
5. 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书法、戏曲、传统技艺等)的兴趣度是?
非常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一般
不太感兴趣
完全没兴趣
6. 您认为您所在学校对美育(艺术与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
非常重视
比较重视
一般
不太重视
非常不重视
7. 您是否选修或必修过学校开设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大学语文》《书法鉴赏》《传统工艺》等)?
是,系统学习过
是,浅尝辄止
没有学过,但很感兴趣
没有学过,也不感兴趣
8. 您在校期间参与过哪些类型的传统文化类美育活动?(可多选)
传统文化讲座、论坛
书画、戏曲、民乐等艺术欣赏会
手工体验工作坊(如剪纸、陶艺、篆刻)
传统节日主题庆典(如中秋、端午游园)
传统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
几乎没参加过
9. 您通常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上述课程与活动的信息?(可多选)
学校官网/公众号
二级学院/班级通知
校园海报/电子屏
学生会/社团宣传
同学朋友告知
10. 通过学校的美育途径,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何变化?
显著提升
有所提升
没有变化
反而更不感兴趣了
11.在参与相关课程或活动后,您感觉自己在以下哪些方面有所收获?(可多选)
增长了传统文化知识
提升了对某一项传统技艺的兴趣或技能
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放松了身心,丰富了课余生活
几乎没有收获
12. 总体来看,您对当前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的成效满意吗?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13. 您认为当前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课程层面:课程形式单一,以理论为主,缺乏趣味性;实践机会少
教学层面:师资专业性不强,教学方式陈旧
内容层面:内容与现代生活脱节,未能与时俱进
活动层面:活动流于形式,深度不够,缺乏吸引力
宣传层面:宣传力度不足,信息渠道不畅通
激励层面:与专业学习、未来就业关联度低,感觉“无用”
资源层面:场地、器材、经费等资源支持不足
其他
14. 如果您对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兴趣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课业压力大,没有时间
活动形式老套,没有吸引力
觉得对个人成长和就业帮助不大
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宣传不到位,根本不知道有这些活动
本身就不感兴趣
其他
15.您更希望通过哪种形式来学习传统文化、接受美育?(可多选)
线下动手实践工作坊(如陶艺、书画、香道)
线上慕课、短视频等数字资源
名家、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座/表演
沉浸式体验活动(如汉服游园、戏曲体验)
融入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模式
成立高水平的专项学生社团
16.您最希望学校新增或加强哪些传统文化内容?(可多选)
传统手工艺制作
民族音乐与舞蹈
书法与国画
戏曲赏析与表演
传统礼仪与服饰
茶道、香道、花道
古典文学与哲学智慧
其他
17. 您认为哪些激励措施能有效提升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可多选)
计入创新创业或综合素质学分
颁发荣誉证书或技能认证
提供高质量的活动奖品
与评奖评优挂钩
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如演出、展览)
活动本身足够有趣就是最好的激励
18. 【开放题】对于如何更好地在我们高职院校开展美育,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您有什么具体的意见或建议?(例如:您希望学校具体做哪一件事?)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真诚分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