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会海”现象的现状、认知与影响调查问卷》

问卷说明:
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政府工作流程优化的学术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文件与会议工作的现状、影响及改进方向。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所有数据仅用于整体统计分析,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问卷填写大约需要8-12分钟,您的真实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用于了解不同背景干部的差异,请在相应选项上打“√”)
您的职务层级
您所在的部门类型
您的工龄
第二部分:工作负荷评估
(请根据您的实际工作情况填写或选择)
在过去一个月中,您平均每周花费在处理各类公文(包括撰写、阅办、流转、报送等) 上的总时长约为:
在过去一个月中,您平均每周花费在参加各类会议(包括线上和线下) 上的总时长约为:
在您处理的文件中,您认为大概有多少比例是属于程序性、留痕性或必要性不强的?
在您参加的会议中,您认为大概有多少比例是属于传达性、例行性或未能产生实质性决策的?
第三部分:形成机制认知
(请根据您的同意程度在相应分值上打“√”,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形成机制认知
  • 1
  • 2
  • 3
  • 4
  • 5
我认为当前考核问责机制强调“工作留痕”,是导致文件会议繁多的重要原因。
我认为“开会”和“发文”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规避责任的“护身符”。
在我单位,参会资格和发言顺序被视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部分会议的主要功能在于形成“集体决策”的印象,而非深入研讨问题。
政务OA、微信工作群等数字工具使得文件传达和会议通知更方便,但也增加了工作负担。
线上会议的便捷性导致了会议次数和参会人数的增加。
为在系统中留下痕迹,我们不得不制作一些原本不必要的文档或报表。

第四部分:影响效应评估
(请根据您的真实感受在相应分值上打“√”,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影响效应评估
  • 1
  • 2
  • 3
  • 4
  • 5
过多的文件和会议严重挤占了我深入基层和开展实际业务工作的时间。
频繁处理文件和参加会议导致我经常感到身心俱疲。
由于文件信息过载、会议议而不决,我感到本单位/部门的决策效率不高。
我感觉大量时间被耗费在内部流程上,而非服务于公众。
当前的文山会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的工作成就感。

第五部分:治理路径建议
(请根据您的同意程度在相应分值上打“√”,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治理路径建议
  • 1
  • 2
  • 3
  • 4
  • 5
我认为应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减少对“留痕”的过度依赖。
我认为对文件和会议实行严格的数量、时长限额管理是有效的。
我支持利用技术手段(如AI)对文件会议进行效率评估与智能监测。
我认为应大力倡导“短、实、新”的文风会风,培育务实组织文化。
我认为“制度、技术、文化”三管齐下,才能有效根治文山会海问题。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