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需求及职业应用调查问卷
尊敬的同学/校友:
您好!
为了构建更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打破“公共英语”与“专业学习”的壁垒,外国语学院诚邀您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英语学习的认知、课程设置偏好、考核方式改革(如机考)、AI技术应用及职业需求等方面的真实想法。
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您的反馈将直接影响未来课程设置、学分改革及教学模式的调整。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目前的身份是:
本科在校生(大一/大二)
本科在校生(大三/大四)
研究生在读
已毕业校友(工作1-3年)
已毕业校友(工作3年以上)
3. 您的专业班级:
4. 您目前的英语水平自我评估(以通过的最高等级为准):
未通过CET-4
通过CET-4
通过CET-6
雅思/托福/GRE等高分持有者
第二部分:认知与态度 (Cognition & Attitude)
5. 您认为英语在您未来(或现在)的人生规划中扮演什么角色?
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
重要的辅助工具,锦上添花
仅用于应付考试和毕业的门槛
基本无用,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
6. 促使您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是?(多选)
获得学位/毕业要求
通过四六级、考研等考试
职业发展/工作需要
出国深造/交流需要
个人兴趣/阅读原版资讯
查阅专业文献/学术科研需要
7. 您如何看待“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非常重要,是沟通的核心,也是我的短板
重要,但在目前的课程中练习机会太少
一般,能看懂写出就行,哑巴英语也无所谓
不重要,工作中主要靠邮件或阅读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Curriculum & Mode)
8. 关于大学英语必修课的“课时设置”(每周上课频次与总学期数),您的感受是:
课时太少:感觉还没学到东西就结课了,特别是口语和写作练习不够
课时适中:目前的安排比较合理,能平衡专业课压力
课时过多:占用了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希望能精简课时
安排不合理:大一课太多,大三、大四需要用英语时反而没课了
9. 您对“线上慕课自学 + 线下课堂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如何?
非常支持:线上刷视频学知识点更灵活,线下专门练口语和讨论,效率高
比较支持:能够接受,但希望线上任务不要流于形式
不太支持:线上自学很难坚持,更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当面讲授
反对:增加了课外负担,且线上学习效果不佳
10. 在完成了基础学习后,您更希望学校开设哪类后续课程?(多选)
学术英语
(EAP):学术论文写作、国际期刊文献阅读
职场英语
(ESP):商务英语谈判、工程/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
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西方文化礼仪、国际时事导读
语言技能进阶:高级口译、英语演讲与辩论、创意写作
应试辅导类:雅思/托福备考、考研英语冲刺
11. 除课堂外,您平时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接触或学习英语?(多选)
社交媒体:B站、抖音/TikTok、小红书等
流媒体/娱乐:美剧、英剧、英文电影、英文歌曲
工具类APP:百词斩、流利说、墨墨背单词等
外媒资讯:Economist,
BBC,
CNN,
China
Daily等
基本不接触:除了上课和写作业,生活中完全不碰英语
第四部分:考核改革:机考与过程性评价 (Assessment Reform)
12. 如果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由“纸笔考试”改为在机房进行的“线上机考”(类似网考四六级/雅思机考),您的接受度是?
完全接受:机考是趋势,打字比手写快,且能即时出分
可以接受:只要系统稳定、操作流畅,形式无所谓
不太适应:长时间看屏幕眼睛累,且不如在纸上圈画关键词有感觉
反对:打字速度慢会影响发挥,且担心系统崩溃
13. 学校计划推行“以测促学”,即【加大平时测验频率(如每周一测),同时降低期末考试的分数占比】,您的看法是?
非常支持:能督促我平时积累,避免期末“突击复习”的痛苦
支持:分散了期末一考定终身的风险,拿分更容易
中立/担忧:心理压力过大,如果是简单的单词打卡还可以接受
反对:大学课程很多,高频测试会挤占学习其他专业课的时间
14. 对于“线上机考”或“高频线上测试”,您最大的顾虑在于?(多选)
技术稳定性:担心断网、系统卡顿、提交失败
公平性问题:担心线上形式容易出现作弊,导致评分不公
输入法/操作:英文打字速度慢,或不熟悉机考界面
题量与难度:担心机考题库更新快,难度不可控
无顾虑
15. 您认为最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应该是?
过程导向:大幅增加平时分(课堂展示、平时测验),期末考试占比降低
结果导向:平时不强制考勤和作业,主要看期末考试成绩
以证代考:通过四六级或雅思托福,即可免修或直接获得满分
能力导向:取消笔试,改为口试面试或现场写作
第五部分:学科竞赛与微专业 (Competitions & Micro-majors)
16. 您对参加外语类学科竞赛(如外研社杯演讲/写作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的态度是:
积极参与:这是锻炼能力、丰富简历/综测加分的好机会
观望状态:想参加,但对自己水平没信心,缺乏指导
不感兴趣:觉得那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事,与我无关
被迫参与:仅为了完成学校或班级的硬性指标
17. 如果学院开设“外语类微专业”(如:涉外法务、跨境电商英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修满学分可获微专业证书,您的意愿是:
非常有兴趣:希望能获得“专业+外语”的双重背景,提升就业竞争力
有一定兴趣:主要看课程设置是否实用,以及是否占用周末
兴趣不大:本专业课业压力已经很大,无暇顾及
完全不考虑:认为微专业证书含金量不高
第六部分:AI技术与时代背景 (AI & Technology)
18. 您如何看待 ChatGPT/DeepL 等 AI 工具在英语学习中的角色?
完全依赖:写作文、翻译全靠AI,自己基本不动脑
辅助工具:用于润色语言、查找同义词,但核心内容自己写
学习伙伴:利用AI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或批改作业
保持警惕:担心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己语言能力退化
很少使用:不习惯或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19. 在AI翻译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您认为坚持学习英语的核心意义在于?(多选)
AI无法替代的人际情感交流与文化共情
批判性思维与深层阅读理解能力
复杂的商务谈判与即时口语应对
没意义,以后带个翻译机或者用AI就行了
第七部分:职业应用与社会需求 (Career Application)
20. 在您的专业领域或工作岗位中,英语主要用于哪些场景?(多选)
阅读外文文献/技术资料/行业报告
撰写英文邮件/报告/论文
参加国际会议/商务谈判/口语交流
操作英文界面的软件/设备
几乎用不到英语
21. 您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最缺乏的内容是?(多选)
学术英语:如论文写作、文献阅读技巧
职业英语: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工程英语
跨文化交际:了解西方思维模式与文化礼仪
口语实战:演讲、辩论、日常对话
考试技巧:针对四六级、考研的训练
22. (仅毕业生作答) 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否直接影响了您的薪资水平或晋升机会?
影响非常大,英语好是核心优势
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外企或涉外项目中
影响较小,主要看专业技术能力
完全没有影响
第八部分:开放建议 (Open-ended)
23. 回顾大学英语学习,您最大的遗憾是?
花了太多时间刷题,没练好口语
没有早点开始接触本专业的英文资料
课程学完就扔,英语能力退化严重
没有利用好学校的外教、讲座等资源
没有遗憾
24. 您对未来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如分级教学、开设微专业、考试形式等)有什么具体建议?
再次感谢您抽出时间参与本次调研!您的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