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嵌入创造力培养的基础教育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认知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为深入了解教师对“嵌入创造力培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认知与实践情况,特开展本次调查。您的回答将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改进提供重要参考。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教龄
0-5年(含5年)
5-10年(含10年)
10-15年(含15年)
15年以上
3. 您的职称
未定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高级
正高级
4. 您所教授的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5. 您的主教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政治
艺术/音乐/美术
其他
6. 您是否属于教研员或教师身份?
仅是教师
仅是教研员
两者皆是(教研员与教师身份转换)
未明确
7. 您是否参与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或实施
从未参与
参与过1-2次
参与过3-5次
参与过5次以上
二、对“嵌入创造力培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概念的认识
8. 请对以下关于概念认识的描述进行评价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需整合至少两个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
嵌入创造力培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核心是在跨学科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此类项目应既体现学科知识的融合,又为学生提供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方法的空间。
创造力培养并非独立环节,而是融入跨学科项目的目标设定、任务设计、过程指导与成果评价全过程。
三、对其核心特征的认识
9. 请对以下关于核心特征的描述进行评价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项目主题应具有开放性,允许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任务设计需包含挑战性问题,促使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如“如何用数学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解决社区垃圾分类标识混乱问题”)。
过程中鼓励学生试错、质疑现有结论,并自主探索创新路径。
成果形式应多样化(如发明设计、创意方案、跨界作品等),体现学生的独特想法。
四、对其教育价值的认识
10. 请对以下关于教育价值的描述进行评价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有助于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系统思维与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不同观点,进而碰撞出创新火花。
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创新实践的动机。
五、对其设计要素的认识
11. 请对以下关于设计要素的描述进行评价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需基于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既能融合多学科知识,又能为创造力培养留白的项目主题(如“校园生态优化”“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
跨学科目标需明确各学科的贡献点,同时预留“创新目标”(如“提出1项未被现有研究覆盖的改进建议”)。
任务步骤应兼具指导性与灵活性,既提供基础探究框架,又允许学生自主调整创新路径。
需提供多样化资源支持(如跨学科工具、专家指导、开放实验室等),为学生创新实践创造条件。
六、对其实施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策略的认识
12. (一)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提供新颖问题、鼓励质疑和批判性思考,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开放性问题和鼓励学生提出假设,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以激发其多角度思考和创新思维。
13. (二)人格特质的塑造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开放性和好奇心,以促进其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鼓励学生表达观点、接受不同意见,以增强其包容性和开放性。
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4. (三)实践中的行为训练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提供真实问题情境和实践机会,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容错机制和鼓励试错,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风险承受力。
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创新实践能力。
七、对其评价的认识
15. 请对以下关于评价认识的描述进行评价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评价应兼顾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效果与创造力表现(如想法的新颖性、方案的独特性)。
过程性评价需关注学生在探究中是否主动提出新问题、尝试新方法,而非仅关注最终成果。
应采用多主体评价(教师、学生自评互评、校外专家等),从不同维度识别学生的创新价值。
评价反馈应具体指出学生的创新亮点,并提供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如“你的跨学科整合思路很新颖,若补充XX学科视角会更完善”)。
八、对其支持条件的认识
16. 请对以下关于支持条件的描述进行评价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学校需建立跨学科教师协作机制(如教研组联合备课、项目团队定期研讨)。
需为教师提供创造力培养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专项培训(如设计思维、学科融合策略)。
学校应配备灵活的空间(如创客教室、多功能实验室)和资源(如跨学科工具包、数字平台)支持项目实施。
需建立容错机制,允许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尝试中出现阶段性不足。
九、对其实施困难的认识
17. 教研员在跨学科项目中的角色是[多选题]
仅提供资源支持
提供教学设计指导
协调跨学科教师协作
提供创新方法培训
其他
18. 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的主要区别是[多选题]
主题式强调结构化,项目式强调实践性
主题式注重知识整合,项目式注重任务驱动
主题式更注重跨学科,项目式更注重单学科
其他
十、开放性问题(可选)
19. 您认为在实施“嵌入创造力培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20. 您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基础教育中的推广有何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