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阅读类型与科学素养的量化研究问卷

尊敬的同学:您好!本问卷旨在系统研究高中生课外阅读行为与科学素养的关联,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全程匿名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无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内容)。问卷无对错之分,请根据自身真实情况独立作答,避免他人干扰,完成约需 10 分钟。感谢您的真诚配合,您的反馈对本研究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
1. 您的年级
2. 您的性别
3. 您的选科情况
4. 您最近一次校级及以上统一考试(如期中、期末)中,数学、物理 / 历史、化学 / 政治 / 生物 / 地理(按选科对应科目)的综合成绩在年级内的排名区间
5. 您父母中是否有一方或双方具备理科相关背景(满足任一即可选 “是”)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行为
6. 过去一个月内,您平均每周花费在科普类读物上的时长(含纸质书、电子书、科普公众号文章等,不含教材及课堂资料)
7. 过去一个月内,您平均每周花费在文学小说类读物上的时长(含纸质书、电子书、小说类公众号等,不含教材及教辅中的课文)
8. 过去一个月内,您在文学小说类读物中,主要阅读的子类型(可多选,若未读小说类读物请选 “F”)
9. 过去一个月内,您平均每周花费在 “超出老师要求的教辅资料” 上的时长(如自主购买的练习册、知识点总结类辅导书,不含老师布置的作业)
10. 针对您阅读科普类读物的原因,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 1
  • 2
  • 3
  • 4
  • 5
我对科普内容(如自然现象、科技进展)有浓厚兴趣
为了完成老师 / 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或作业
为了和同学 / 朋友交流时能有科普相关的话题
希望通过读科普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或思维能力
没有明确原因,只是偶尔看到就随手读
11. 针对您阅读各类课外读物(含科普、小说、人文等)时的习惯,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 1
  • 2
  • 3
  • 4
  • 5
会用笔记、划线或思维导图记录关键内容
会停下来思考内容的合理性,并联系自己已学的知识
会主动找同学、老师或家长讨论阅读中的疑问或感受
通常快速浏览,只关注故事或内容大意,不深入思考
遇到不懂的内容时,会查阅词典、百科或其他资料验证
第三部分:科学素养测评
12.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14. 某商家宣传 “本产品为天然植物提取物,95% 的使用者使用 3 天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以下哪种判断方式最符合科学逻辑
15. 当你在网络上看到 “某网红食品能预防癌症” 的说法时,你的第一反应更接近
16. 针对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看法,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 1
  • 2
  • 3
  • 4
  • 5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远多于问题
科学技术可能引发环境破坏、隐私泄露等问题,需要制定规则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面临的粮食短缺、疾病等问题都能解决
我会主动通过新闻、纪录片等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如航天、AI)
17. 针对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态度,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 1
  • 2
  • 3
  • 4
  • 5
遇到极光、海市蜃楼等不熟悉的自然现象时,我会好奇它的形成原因
我觉得自然现象很有趣,但不会主动去查资料了解原理
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它的原理对我没意义
看到自然现象时,我会尝试用课堂上学过的科学知识分析可能的原因
第四部分:补充信息
18. 过去一个月内,您阅读科普类读物的主要方式是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