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您好!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成长阶段常见的问题行为,直接影响同伴交往质量、情绪管理能力及社会性-发展。为精准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需求,本次开展专项调研,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全程匿名且严格保密,无答案对错之分,烦请您结合孩子近3个月的实际表现如实作答。您的真实反馈对研究至关重要,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 1.您的所在地: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区/县
2.孩子性别:
3.孩子年龄:
4.孩子是否为独生子女:
5.孩子父亲受教育程度:
6.孩子母亲受教育程度:
7.家庭月均收入:
8.家中同住人口数量:
9.日常主要照顾者(可多选):
10.您日均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长(专注互动,不含各自刷手机等):
11.家庭氛围整体状态:
12.您或家人是否会在孩子面前表现攻击倾向(如发脾气摔东西、辱骂他人、争执推搡):
13.孩子观看含暴力、打闹、冲突情节的动画/视频(如打斗类动画、竞技类激烈对抗内容)的情况:[单-选题]
14.孩子接触暴力类绘本、玩具(如仿真武器玩具)的频率:
15.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如抢玩具、被欺负),您常用处理方式:
16.孩子出现攻击行为(如打人、摔东西)时,您的应对方式:
17.您是否主动教孩子情绪管理方法(如生气时深呼吸、用语言表达需求而非动手):
18.您是否通过绘本、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友善交往意识(如分享、尊重他人、帮助同伴): [单-选题]
19.孩子所在班级同伴间发生攻击行为(打闹、抢玩具、说脏话)的频率:
20.老师发现幼儿攻击行为后,处理方式:
21.幼儿园是否开设情绪管理、友善交往相关课程/活动(如绘本共读、角色扮演学分享):
22.孩子回家后提及在幼儿园的同伴互动状态:
23.您希望幼儿园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哪些干预措施(可多选):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具体表现(近3个月)
请结合孩子实际发生频率作答,“从不”0次,“偶尔”每月1-2次,“有时”每月3-5次,“经常”每周1-3次,“频繁”每周4次及以上。
1.争抢玩具、零食、绘本等物品,不愿分享,甚至强行抢夺他人物品
2.需求未满足,如不让看电视、拒绝买玩具)时哭闹打滚,摔砸自身/家中物品
3.与同伴意见不合、被干扰时,出现推搡、拍打踢踹、咬、抓等肢体攻击
4.被批评、受挫(如游戏输了、做不好事情)后大声吼叫、发脾气、指责他人
5.故意损坏他人物品(如撕毁同伴绘本、摔坏玩具、弄脏他人衣物)
6.用脏话、辱骂性语言(如“笨蛋”“讨厌鬼)威胁性话语对待同伴或家人
7.拒绝听从成人合理指令(如叫吃饭、收玩具)时故意违背规则捣乱、对抗
8.看到同伴玩耍时,故意上前干扰(如抢走玩具推倒搭建作品),破坏互动
9.因嫉妒同伴(如同伴获表扬、有新玩具),做出针对性攻击(推挤、说坏话、孤立对方)
10.被同伴招惹欺负后,直接还手、骂回去,以攻击方式反击
11.情绪激动时,出现咬、踢、撞他人等较激烈肢体攻击行为
12.参与集体活动(如幼儿园游戏、家庭聚会互动)时,故意扰乱秩序(乱跑、抢道具、打断他人)
13.拿到喜欢的物品后长期霸占,不愿让他人触碰、轮流使用
14.对家人、同伴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轮流玩玩具、分享食物),故意拒绝、对抗
15.犯错后不承认,还推卸责任给他人(如自己摔玩具说“是小朋友弄的 ”)
16.看到他人有困难(如摔倒、玩具掉了),不仅不帮忙,还嘲笑、捉弄
17.因小事不如意(如饭菜不合口等待时间长) 就对身边人发脾气摆脸色、扔东西
18.与同伴玩耍时,强迫他人按自己的想法做,不配合就动手、发脾气
19.用眼神瞪、吐口水等方式,对他人表现敌意态度
20.联合其他孩子一起孤立、排挤某个同伴,或合伙欺负他人
21.模仿动画/游戏中的暴力动作对他人做出攻击行为(如假装开枪、挥拳打人)
22.不愿被他人触碰,他人靠近就推搡、呵斥,表现防御性攻击
五、补充调研
24. 您认为孩子出现攻击行为,主要原因(可多选):
25. 您是否需要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相关指导(如教养方法、情绪引导技巧):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