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宣德育人”实践成长体系的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
1. 你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及以上
2. 你所在的学院与专业是?
【第二部分:实践参与现状】
1. 在过去一年里,你参与过以下哪些类型的校园实践活动?(可多选)
A. 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大型活动支援等)
B. 专业相关实习或学科竞赛
C. 班级、团支部组织的主题项目
D. 社团活动
E. 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F. 未曾参与
2. 你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可多选)
A. 获得学分或综合测评加分
B. 锻炼能力,增长见识
C. 结交朋友,融入集体
D. 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E. 遵从学校或老师要求
3. 你认为现有的实践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你提升了个人品德(如责任感、同理心、诚信)?
A. 有很大提升
B. 有较大提升
C. 一般
D. 提升较小
E. 几乎没有提升
【第三部分:需求与偏好洞察】
1. 在实践活动中,你最希望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可多选)
A. 沟通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
B. 专业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
C. 项目策划与管理执行能力
D. 发现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E. 对社会与文化的深层认知
2. 你更偏好哪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可多选)
A. 技能拓展型(如软件培训、公开演讲等)
B. 社会服务型(如支教、敬老、环保等)
C. 专业赋能型(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如法律咨询、程序设计等)
D. 文化传承型(如探索海南本土文化、黎苗非遗等)
E. 科研创新型(参与教师课题、创新创业项目等)
3. 你认为当前实践活动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 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
B. 与专业学习关联度低
C. 缺乏明确的品德引导与反思环节
D. 时间安排不合理,与课业冲突
E. 资源支持不足(如经费、指导老师)
F. 成果缺乏有效的认证与反馈
4. 如果未来推出与海南特色紧密结合的实践项目,你对以下哪些主题感兴趣?(可多选)
A. 自贸港建设类(如政策宣讲、跨境电商体验、国际交流服务)
B. 海洋生态保护类(如红树林保育、海岸线清洁、环保科普)
C. 乡土文化传承类(如“海山”文化调研、黎锦技艺学习、琼剧传播)
D. 社区公益创新类(如智慧助老、儿童公益课堂、社区营造)
【第四部分:对“宣德育人”体系的期待】
1. 我们希望为每个实践项目设立“德行成长记录”,由指导老师或同伴对你的“责任感”、“协作精神”等进行点评。你认为这种方式?
A. 非常有意义,能让我明确成长方向
B. 比较有意义,但需要设计得当,避免形式化
C. 意义不大,感觉会增加负担
D. 无所谓
2. 为了降低参与门槛,你希望学校在实践资源方面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选)
A. 建立统一的实践活动信息发布平台
B. 开放更多校内场地作为实践基地(如工作室、实验室)
C. 提供小额项目启动资金或资源包
D. 优化时间安排,设立“实践周”或弹性学时
E. 配备更专业的指导教师
3. 对于构建一个真正能促进我们“德行+实践”共同成长的体系,你还有哪些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