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1:“概念”客观题练习
一、判断对错
1.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特性、本质,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某个或某类事物。()
A. 对
B. 错
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中的 “人民” 是集合概念。()
A. 对
B. 错
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中的 “群众” 是非集合概念。()
A. 对
B. 错
4.单独概念可以进行划分。()
A. 对
B. 错
5.“华东师范大学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 是正确的划分。()
A. 对
B. 错
6.“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作为 “语言” 的定义是正确的。()
A. 对
B. 错
7.“机会主义者就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 这个定义犯了 “定义过宽” 的错误。()
A. 对
B. 错
8.“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这个定义犯了 “定义过窄” 的错误。()
A. 对
B. 错
9.“科学分为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和各门自然科学” 是正确的划分。()
A. 对
B. 错
10.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越多,外延越小。(A)
A.对
B. 错
二、单选题
1.“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 中的 “中国人” 这一概念属于(A)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D. 负概念
2. 如果(),那么有的 a 是 b,并且有的 a 不是 b。
A. a 与 b 全异
B. a 与 b 同一
C. a 与 b 交叉
D. a 真包含于 b
3.“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和 “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 这两个判断中,“及格” 和 “不及格” 两个概念之间()
A. 都是矛盾关系
B. 都是反对关系
C. 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
D. 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4.如 A 为 “《孔乙己》”,B 为 “《鲁迅全集》”,则 A 与 B 的外延关系为()
A. A 真包含于 B
B. A 与 B 相容
C. A 与 B 全异
D. A 与 B 交叉
5.若用 “Ds 就是 Dp” 表示定义公式,则犯 “定义过窄” 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 Ds 等于 Dp
B. Ds 真包含于 Dp
C. Dp 真包含 Ds
D. Ds 真包含 Dp
6.若 A 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 不可以是()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正概念
D. 负概念
7.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 和②“小王是中国人” 中,“中国人”()
A. 都是集合概念
B. 都是非集合概念
C. 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 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8.下列定义中,正确的是()
A. 商品是劳动产品
B. 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 偶数是能被 2 整除的整数
D. 青年是祖国的花朵
9.下列划分中,正确的是()
A. 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B. 树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C. 书分为精装书、平装书、大型书
D. 人分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标题
选项1
选项2
三、多选题
1.下列概念中,属于集合概念的有()
A. 森林
B. 树木
C. 丛书
D. 书
E. 人类
2.下列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属于相容关系的有()
A. 全同关系
B. 真包含关系
C. 真包含于关系
D. 交叉关系
E. 全异关系
3.下列定义中,违反 “定义必须相应相称” 规则的有()
A. 商品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B. 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 偶数是能被 2 整除的数
D. 青年是指年龄在 18 岁到 3. 35 岁之间的人
E.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解析:“定义必须相应相称” 即 Ds 与 Dp 外延相等,违反该规则会出现 “定义过宽” 或 “定义过窄”:
A. 定义过窄:商品还包括通过物物交换的劳动产品,Dp 外延小于 Ds;
B. 定义过宽: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和犯罪,Dp 外延大于 Ds;
C. 定义正确:Dp 与 Ds 外延相等,排除;
D. 定义正确(约定俗成的标准),排除;
E. 定义过宽: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包括菱形,Dp 外延大于 Ds。
4. 下列划分中,违反 “划分必须相称” 规则的有()
A.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B. 文学作品分为古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当代文学作品
C. 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D. 中国的少数民族分为蒙古族、藏族、回族等五十多个民族
E. 期刊分为月刊、季刊和半年刊
解析:“划分必须相称” 即种概念外延之和等于母项外延:
A. 划分正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涵盖了科学的全部外延,排除;
B. 划分不全:文学作品还包括近代文学作品(如晚清至民国时期),种概念外延之和小于母项;
C. 划分正确:南半球和北半球外延之和等于地球,排除;
D. 划分正确: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涵盖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全部,排除;
E. 划分不全:期刊还包括周刊、双月刊、年刊等,种概念外延之和小于母项。
5.已知 “有些 S 是 P” 为真,则 S 与 P 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A. 全同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 交叉关系
E. 全异关系
解析:“有些 S 是 P” 表示 S 与 P 至少有部分重合,逐一分析:
A. 全同关系:所有 S 都是 P,因此 “有些 S 是 P” 为真;
B. 真包含于关系:所有 S 都是 P,“有些 S 是 P” 为真;
C. 真包含关系:部分 S 是 P(P 在 S 内部),“有些 S 是 P” 为真;
D. 交叉关系:部分 S 是 P,“有些 S 是 P” 为真;
E. 全异关系:S 与 P 无重合,“有些 S 是 P” 为假,排除。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