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儿科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
层级
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2. 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首选的抗生素是()
A.阿奇霉素
B.头孢曲松
C.青霉素G
D.左氧氟沙星
3. 下列不属于化脓性扁桃体炎局部并发症的是(C)
A.扁桃体周围脓肿
B.急性中耳炎
D.咽旁脓肿
4. 鉴别化脓性扁桃体炎与咽白喉的关键要点是()
A.咽痛程度
B.伪膜是否超出扁桃体范围
C.体温高低
D.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
5.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高热可能引发的特殊症状是()
A.血尿
B.抽搐.呕吐
C.关节痛
D.草莓舌
6.咽拭子培养阴性即可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细菌感染。()
A.正确
B.错误
7.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只要出现扁桃体肿大就需使用糖皮质激素。()
A.正确
B.错误
8.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B.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C.局部静脉红.肿.热.痛
D.肺部听诊湿啰音
9.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右侧头低足高位
C.左侧头低足高位
D.端坐位
10.对于循环负荷过重的病人,处理措施中,下述哪项不妥()
A.停止输液
B.氧气吸入
C.给与缩血管药物
D.可用镇静剂
11预防静脉炎最关键的措施是()
A.选择粗直静脉穿刺
B.控制输液速度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如PICC)
12.患者李某,输液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胀.疼痛,应用多大浓度的乙醇进行热湿敷()
A.25%
B.35%
C.50%
D.95%
13.在PDA静脉输液流程中,护士执行操作的第一步通常是()
A. 穿刺成功后用敷贴固定
B. 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
C. 使用PDA扫描输液袋上的条码
D. 确认输液速度并开始输液
14.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核对,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中的()
A. 值班交接班制度
B. 查对制度
C. 分级护理制度
D. 护理查房制度
15.当PDA扫描患者腕带和输液袋条码后,若信息匹配成功,PDA屏幕上通常会显示()
A. 红色警示框和错误提示音
B. 绿色成功提示或“信息匹配”等字样
C. 直接进入下一个病人界面
D. 需要护士手动输入所有药品信息
16. 如果PDA扫描输液袋条码后提示“药品信息不匹配”或“病人不存在”,护士最正确的做法是()
A. 忽略提示,继续为病人输液
B. 关闭PDA,重新启动再试一次
C. 立即停止操作,重新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查找原因
D. 手动输入药品信息,强制通过验证
17.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哪一种最常见()
A.流感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埃可病毒
E.腺病毒
18.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体征()
A.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减弱
C.心包摩擦音
D.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早搏
E.肝脾肿大
19.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最有价值的确诊依据是()
A.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B.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C.从患者鼻咽冲洗物中分离到病毒
D.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E.从患者的心包穿刺液中分离到病毒
20.下列哪一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A.心功能不全
B.室性早搏成二联律
C.心脏扩大
D.发病前1~3周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E.CK-MB升高
21.以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旦发病临床表现突出
B.严重者可并发心律失常
C.多数无症状
D.常表现为亚临床型
E.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
22.以下哪项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
A.运动后早搏消失或减少
B.弹力纤维增生
C.心脏呈球形增大及心功能不全
D.心尖搏动较强.有力
E.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心脏反应性明显增强
23.以下哪项不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常见临床表现()
A.立位或坐位起立时突发晕厥
B.头晕.而色苍白.听力及视力下降
C.心率由快至慢.血压下降
D.直立试验时,脉搏增快20/min以上
E.直立倾斜试验阳性
24.以下哪项不是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临床表现()
A.查体可有心音低钝,尤以第二心音为主
B.可有全身感染表现
C.多数心电图无明显改变或呈一过性异常
D.无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E.心脏大小正常
25.以下哪种类型的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凶猛,预后不良,病死率甚高()
A.无症状型
B.暴发型
C.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型
D.心律失常型
E.慢性活动型
26.病毒性心肌炎按起病情况.临床经过和转归可分为 型()
A.3
B.4
C.5
D.6
E.7
27.以下哪种类型的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A.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型
B.猝死型
C.无症状型
D.心律失常型
E.暴发型
28.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典型全身症状包括()
A.畏寒高热
B.头痛.乏力
C.食欲下降
D.剧烈咽痛
29.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引发的全身并发症有()
A.风湿热
B.急性心肌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骨髓炎
30. 针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局部治疗措施正确的有()
A.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B.1%碘甘油涂抹扁桃体
超声雾化吸入
立即行扁桃体切除术
31.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包括()
A.发热反应
B.静脉炎
C.空气栓塞
D.药物外渗
32.预防静脉炎的措施包括()
A.选择弹性好.粗直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B.刺激性药物应稀释至适宜浓度,缓慢输注
C.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微粒污染
D.长期输液患者应交替使用静脉
33.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包括()
A.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
B.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冷敷或热敷(如化疗药外渗禁忌热敷)
C.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D.局部使用解毒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可用酚妥拉明局部封闭)
34.急性肺水肿的处理措施包括()
A.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
B.高流量吸氧(6~8L/min),湿化瓶内加20%~30%乙醇
C.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如呋塞米).强心剂(如毛花苷丙)
D.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减少回心血量
35. 空气栓塞的预防措施包括()
A.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
B.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
C.导管连接要紧固,防止漏气
D.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
36. 在标准的PDA静脉输液流程中,需要扫描的条码包括()
A. 患者腕带上的条码/二维码
B. 输液袋/瓶上的条码
C. 护士本人的工牌条码
D. 病房门牌上的条码
37.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科室每季度不少于 1 次,讨论情况经整理后, 记录于“护理疑难病历讨论记录单”上,护士长审核签字后进行存档,至少保留 3 年。()
A.√
B.×
38.对疑难危重抢救患者,如需多学科会诊讨论由病区的护士长提出申请,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 (主任 (副) 护 师、主管护师) 参与会诊讨论。讨论时,由主管科室的责任护士介绍 病情及护理过程,提出需要讨论和协助解决的疑难问题,与会诊者一 起查看患者、分析病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A.√
B.×
39.临床护士须对每位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应协助患者上下床、上卫生间等。()
A.√
B.×
40.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A.对于由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B.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C.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起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时间。
D.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E.加强巡视。
41.发生跌倒/坠床后,当班护士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上报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经过、后果,并登记。护士长向护理部上报不良事件。()
A.√
B.×
42.值班护理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迅速查看患者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
A.√
B.×
43.昏迷患者最常用的体位是()
A. 平卧位
B. 侧卧位
C. 半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44.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频率是()
A. 每天1次
B. 每天2-3次
C. 每天4次
D. 每天5次
45.为昏迷患者翻身的时间间隔是()
A. 1-2小时
B. 2-3小时
C. 3-4小时
D. 4-5小时
46.DVT指()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肺栓塞
C.血小板
D.脑梗塞
47.PE指()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肺栓塞
C.肌间血栓
D.脑梗塞
48.肺栓塞的患者有什么症状()
A.呼吸困难与呼吸急促
B.胸痛
C.心动过速
D.咯血
49.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的录入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的原则。护理文书书写内容应与其他病历资料有机结合,保持医疗文书与护理文书的一致性。()
A.√
B.×
50.因抢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的记录,有关人员应在抢救后 6h 内及时据实补记。()
A.√
B.×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