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认知一致性验证分析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段:
3. 您对彝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4. 您是否接触过彝族漆器(如观看、使用、制作):
场景描述:您走进彝族漆器非遗体验馆,首先看到陈列的漆器以红、黑、黄三色为主,表面有日月纹、羊角纹等纹样;伸手触摸,器身主体温润细腻(生漆材质),握持部位有轻微纹理(竹编 / 麻布复合);工作人员为您演示传统漆器的使用方式(如用鹰爪杯敬酒、用漆盘盛放食物),并介绍纹样背后 “自然崇拜”“族群团结” 的文化内涵。
请基于以上场景(或自身接触经历),完成以下作答:
一、本能感知层(视觉、触觉等直接感官体验)
5. 愉悦:看到漆器色彩、纹样或触摸材质时的舒适好感
6. 惊艳:因漆器工艺精美、色彩搭配独特产生的强烈好感
7. 亲切:觉得漆器贴合日常使用场景,有熟悉感
8. 好奇:被漆器的纹样、材质或器型吸引,想进一步了解
9. 庄重:因漆器的色彩(如黑色)、器型(如祭祀用器)产生的严肃感
10. 舒适:触摸生漆、木胎材质时感知的柔和质感对应的情感
11. 兴奋:感官受到漆器鲜明色彩、独特纹样刺激后的愉悦亢奋感
12. 不适:触摸漆器材质、观看色彩 / 纹样时产生的感官排斥(如粗糙、刺眼)
13. 烦躁:漆器的感官特征(如纹样杂乱、材质黏腻)引发的焦虑不适感
14. 厌恶:对漆器的色彩、材质或纹样产生的强烈排斥情绪
15. 平淡:漆器的感官表现缺乏吸引力,无明显情感波动
16. 距离感: 漆器的感官特征(如色彩冷峻、材质坚硬)让人产生疏离感
行为交互层(使用、制作等动作参与体验)
17. 积极: 专注 参与漆器绘制、使用等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18. 流畅 :操作漆器(如握持、倒酒)时动作自然顺滑、无卡顿的感受
19. 成就感 :完成漆器简易制作(如涂色、绘纹样)或熟练使用后的满足感
20. 惊喜 :使用 / 制作过程中发现漆器隐藏设计(如隐藏纹样、触觉变化)的意外愉悦感
21. 投入: 深度参与漆器相关活动(如制胎、髹漆)时的沉浸感
22. 满足:漆器的使用 / 制作体验符合预期,获得心理慰藉感
23. 期待 :对漆器后续使用效果或制作成果的憧憬感
24. 自信: 熟练掌握漆器使用方法或制作技巧后产生的自我肯定感
25. 狂喜: 完成高难度漆器制作或体验到超出预期的使用效果时的极致愉悦
26. 挫败感 :漆器制作难度过高或使用操作不顺畅时产生的沮丧感
反思认知层(文化理解、情感共鸣体验)
27. 敬畏感: 因漆器的文化底蕴(如千年工艺、祭祀意义)产生的敬重畏惧感
28. 文化共鸣: 理解漆器纹样、色彩的文化内涵后产生的情感共振
29. 归属感 :漆器承载的彝族文化与自身认知或身份产生关联的归属感
30. 使命感 :想要保护、传承彝族漆器工艺的责任意愿对应的情感
31. 尊崇感: 对漆器工艺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或彝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敬重
32. 自豪:因彝族漆器的文化价值与工艺成就产生的民族 / 文化自豪感
33. 怀旧 :漆器引发对传统生活方式或文化记忆的追忆感
34. 感动: 被漆器背后的工艺传承故事、文化寓意打动后的情感波动
35. 神圣: 因漆器的祭祀功能、文化神圣性产生的庄严敬畏感
36. 仪式感: 使用漆器参与特定场景(如节庆、祭祀)时的庄重仪式体验
37.
  1. 您认为上述词汇中哪些存在晦涩、难以理解或与彝族漆器情感体验不匹配的情况?
38. 除上述词汇外,您认为还有哪些词汇能更贴切地描述彝族漆器的情感体验(可分积极 / 消极)?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