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安全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您的姓名:
能级:
1.输血前由几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A. 1 名
B. 2 名
C. 3 名
D. 4 名
2.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少于()滴 / 分钟,观察 15 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A. 10
B. 15
C. 20
D. 25
3.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
A. 减慢输血速度
B. 继续观察
C. 立即停止输血
D. 更换输血器继续输血
4.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
A. 1 天
B. 3 天
C. 5 天
D. 7 天
5.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血液内()加入其他药物。
A. 可以
B. 不得
C. 根据情况可以
D. 少量可以
6.下列哪项符合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 Ⅰ 级(警告事件)的定义?()
A.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B. 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C. 病人接受医疗护理服务时,发生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D. 病人接受医疗护理服务时,环节出现错误但及时发现,尚未形成事实
7.发生 Ⅰ 级、Ⅱ 级及其他强制上报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且后果严重时,护士长应在多长时间内电话报告护理部?()
A. 1 小时内
B. 2 小时内
C. 24 小时内
D. 48 小时内
8.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可能或已经造成患者伤害的()
医疗纠纷
意外事件
护理差错
护理缺陷
9.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 护士单独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B. 医患双方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C. 医生单独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D. 直接销毁现场实物以防纠纷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本科室护士长或当班负责人
立即
2小时内
4小时内
24小时内
11.下列属于强制性报告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或情形的有?()
A. Ⅰ 级(警告事件)
B. Ⅱ 级(不良后果事件)
C. Ⅲ 级(未造成后果事件)
D. 住院患者自杀
E. 手术、介入患者术式及部位选择错误
12.各科室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持续改进” 环节中的职责包括?()
A. 加强护理人员应对安全(不良)事件的培训并记录
B. 建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
C. 1 周内讨论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等并记录
D. 执行主动报告的奖励机制(护理部职责)
E. 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纳入护理安全管理台账
13.护理不良事件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哪几类
警告事件
不良后果事件
未造成后果事件
隐患事件
轻微事件
14.以下哪些属于护理不良事件的范畴
给药错误
输液反应
压疮
跌倒/坠床
烫伤
15.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目的包括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护理质量
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追究当事人责任
16.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途径包括
书面报告
口头报告
网络报告系统
电话报告
微信报告
17.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
A、患者安全
B 、护士心理
C、医院声誉
D、法律责任
18.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护理不良事件可分为 ()
A、一般性不良事件
B、 严重不良事件
C 、医疗事故
D、 医疗隐患事件
19.护理事件记录要求 ()
A、包括事件描述、发生时间、涉及人员、影响程度等,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如患者病历、医嘱、护理记录、药品和器械等,以便后续调查和分析。
C、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将不良事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
20.为预防用药错误类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有()
A.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B.对于不清楚的医嘱,及时向医生确认
C.药品摆放整齐,分类存放
D.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E.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