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材料表面工程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材料表面工程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与运营”的实证调研,旨在了解行业现状与核心需求。您的真知灼见将对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预计耗时8-12分钟,感谢您的宝贵时间与大力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的主要身份是?【单选题】
A. 高校科研人员
B. 企业研发/技术负责人
C. 企业管理者/投资人
D. 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E. 政府/园区管理人员
F. 其他
第二部分:核心需求与功能定位
2. 您认为,当前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单选题】
A. 缺乏早期研发资金
B. 缺乏工程化与中试能力
C. 缺乏明确的市场需求与商业前景判断
D. 缺乏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与团队
E. 其他
3. 您认为本概念验证中心最核心的使命应该是什么?【请排序,最重要为1】
加速技术商业化,促成技术转让或孵化企业
降低早期技术风险,提供权威的可行性验证
吸引社会资本,撬动对早期科技项目的投资
培育兼具技术与商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其他
4. 对于概念验证中心应提供的服务,您认为以下哪三项最为急迫?【请选择3项】
概念验证种子基金(小额、快速的资金支持)
样品快速试制与性能初步评价服务
技术可行性评估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布局与法律咨询
中试验证与工艺放大服务
对接产业资源与投融资机构
创新创业技能培训
第三部分:运营模式与合作机制
5. 在项目筛选上,您认为应最看重哪些指标?【请排序,最重要为1】
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潜在的市场规模与需求
核心团队的构成与能力
知识产权的清晰度与保护性
与本地重点产业的契合度
6. 如何激励企业(尤其是链主企业)深度参与中心建设?【请选择2-3项】
企业享有中心孵化技术的优先使用权或授权
企业可付费发布“技术需求清单”,由中心组织定向研发
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享研发设施与人才
合作开展行业标准制定与认证
其他
7. 您认为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最高效的合作机制是?【请选择2项】
在高校设立“技术挖掘岗”,主动搜寻有潜力的项目
设立联合研究基金,共同支持早期概念验证
中心提供平台,高校科研人员带薪入驻开展研发
共同开设成果转化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其他
第四部分:可持续发展与评估
8. 为确保中心的长期活力,您认为最可行的财务模式是?【请选择2项】
政府专项运营补贴与项目采购
对提供的技术服务收取费用
对成功转化的项目进行收益分成
设立风险基金,对优质项目进行早期股权投资
会员制会费(针对企业会员)
9. 衡量一个概念验证项目成功与否,您认为最关键的标志是?【单选题】
获得下一轮融资(天使/风险投资)
技术被企业收购或许可
成功注册初创公司并运营
形成了清晰、可行的商业计划书
其他
10. 在您看来,此类中心在建设运营中最需要警惕的风险或误区是?
脱离产业真实需求,成为“纸上谈兵”的孤岛
机制僵化,审批流程漫长,无法适应早期项目的快速迭代需求
缺乏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专业运营团队
过度追求短期盈利,扼杀原始创新
其他
第五部分:开放性问题
11. 基于您的经验,您对天津建设材料表面工程概念验证中心最迫切的建议或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12. 您是否愿意参与后续的深度访谈或成为中心的潜在合作伙伴?【单选题】
是(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邮箱或手机号)
否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