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第一部分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1-50题
您的姓名:
您的部门:
1、对于一切可以增加辐射照射的人类活动(或称作实践),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
A、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B、时间、距离、屏蔽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D、采取屏蔽措施、进行剂量监测、加强行政管理
2、电离辐射标志是()
A、
B、
C、
D、
3、射线探伤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 X 射线和γ射线工业探伤技术。以下哪种探伤装置只有在 通电运行时才会有辐射安全和防护问题()
A、60Co 辐射源
B、192Ir 辐射源
C、X 射线探伤机
D、137Cs 辐射源
4、1eV 的定义是一个()穿越 1V 电位差所获得的能量
A、α粒子
B、中子
C、电子
D、γ光子
5、因工作场所放射源失控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通风系统故障或放射性物质包容失 效造成工作场所污染而开展的监测属()。
A、本底调查
B、常规监测
C、退役终态监测
D、应急监测
6、γ辐照装置加装源后、工业辐照用加速器维修后对工作场所进行的监测属()。
A、本底调查
B、常规监测
C、退役终态监测
D、应急监测
7、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中,工作台控制区的β放射性物质应低于 40()。
A、Bq/cm2
B、Bq/m2
C、Ci/cm2
D、Ci/m2
8、为了统一表示各射线对机体的危害效应,针对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剂量平均值是指 ()
A、当量剂量
B、吸收剂量
C、照射量
D、辐射剂量
9、参照 GB18871-2002 中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的内容,毒性最高的一组是()。
A、极毒组
B、高毒组
C、中毒组
D、有毒组
10、对于重带电粒子的外照射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带电粒子质量大,因此内照射、外照射均无需防护
B、重带电粒子电离能力强,射程短,一般无外照射风险
C、重带电粒子外照射防护与中子防护相似
D、重带电粒子穿透能力很强与中子一样
11、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剂量分担”常被用于减少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那么“剂 量分担”按方法论分,属于下列哪种辐射方法()
A、时间防护法
B、距离防护法
C、屏蔽防护法
D、源项控制法
12、辐射防护要解决的是辐射应用与辐射危害之间的矛盾,下列关于辐射防护基本任务说法 错误的是()
A、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环境。
B、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后代。
C、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
D、只需要考虑经济因素,不需要考虑辐射水平。
13、表面污染间接测量法测量的结果是()。
A、可去除的表面污染
B、固定的表面污染
C、可去除的和固定的表面污染
D、以上全错
14、下列标准,不是流出物监测依据的标准为()。
A、GBZ 117-2015《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B、GB 11216-89《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
C、GB 11217-89《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
D、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5、关于监测仪器的能量响应,下列哪个仪器的能量响应最好()。
A、电离室型仪器
B、闪烁型仪器
C、计数管型仪器
D、一样好
16、监测仪器的灵敏度是指()。
A、单位辐射量所引起的响应
B、单位放射性活度所引起的响应
C、单位体积所引起的响应
D、单位质量所引起的响应
17、电离辐射监测仪器角响应是指()
A、辐射测量设备的响应随辐射入射角变化的关系
B、单位辐射量所引起的响应
C、实际记录到的粒子数目与放射源发出的粒子数之比
D、记录到的粒子数目与射到探测器灵敏体积内的粒子数之比
18、不属于中子和物质的主要相互作用形式是()。
A、弹性散射
B、非弹性散射
C、慢化
D、光电效应
19、核素的含义是()。
A、不同的核素是指不同的核外电子。
B、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C、不同的核素必定是不同的同位素。
D、核素就是元素。
20、在整个事故应急期间,各类人员所受的外照射剂量()。
A、可自行监测并各自保存
B、需统一监测,但无异常则无需保存
C、需统一监测、登记和管理
D、无需监测
21、关于β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A、β粒子是电子,带有一个负电荷的电量。
B、β粒子带一个正电荷的电量。
C、β粒子带 2 个正电荷电量。
D、β粒子的质量很大,是α粒子的 7300 倍。
22、下列哪种粒子不带电?()
A、α粒子
B、β+粒子
C、β-粒子
D、中子
23、衰变常数与半衰期是()。
A、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没有关系
B、相等关系
C、衰变常数越大,半衰期越小
D、衰变常数越大,半衰期越大
24、下面关于原子核的稳定性,正确的是()。
A、轻核都是稳定的
B、重核都是稳定的
C、较重的原子核没有稳定的
D、对于质子数小于 20 的核素,质子与中子的比值接近 1 的核素是稳定的
25、关于内照射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多见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B、常见致电离子主要是γ
C、常见致电离子主要是α、β
D、危害方式为电离或化学毒性
26、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
A、正比
B、反比
C、平方正比
D、平方反比
27、当量剂量的国际单位名称是()
A、Ci
B、Sv
C、Gy
D、Bq
28、外照射的防护主要是针对()
A、α射线
B、质子
C、β射线
D、γ射线
29、目前辐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保鲜和杀菌,其优点有()
A、能消灭微生物,防止病虫危害
B、由于射线穿透力强,可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进行消毒
C、辐照杀菌还能延长食品和农产品的保存时间
D、以上均正确
30、相同厚度的下列物质,哪种对 MeV 能量量级的γ射线屏蔽效果好()
A、水
B、水泥
C、铁
D、铅
31、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材料,哪种材料对高能 X 射线的屏蔽效果最好()
A、水
B、聚乙烯
C、铁
D、铅
32、屏蔽β射线时一般采用双层材料组合屏蔽,下列哪种屏蔽方式最佳()
A、第一层铅+第二层塑料
B、第一层塑料+第二层铅
C、第一层塑料+第二层铝
D、第一层铅+第二层铝
33、中子是否带电()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不确定
34、γ辐射是()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不确定
35、α粒子由()构成
A、一个质子
B、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C、一个质子三个中子
D、三个质子一个中子
36、辐射的本质是()
A、能量
B、质量
C、数量
D、速度
37、辐射是具有()的波或粒子
A、能量
B、质量
C、数量
D、速度
38、下面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
D、核外电子紧贴在原子核的外面
39、关于原子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心是原子核,和整个原子的大小差不多
B、原子内部被原子核和电子占满了
C、电子与原子核一样大
D、每个原子包含一个原子核以及若干个电子,体积非常小
40、关于中子的电性,正确的是()
A、中子不带电
B、中子带正电
C、中子带负电
D、有的中子带正电,有的带负电
41、原子不带电,是因为()
A、原子不带任何电荷
B、核外电子不带电
C、原子核不带电
D、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同样数量的负电
42、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中,执行某项特定的操作开始时进行的监测称()
A、常规监测
B、任务相关监测
C、特殊监测
D、场所监测
43、辐射防护的目的()
A、彻底消除辐射的危害
B、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达到到的最低水平
C、避免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D、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
44、按监测对象进行分类,可将辐射监测分为()
A、环境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个人剂量监测
B、常规监测、应急监测
C、常规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
D、常规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退役监测
45、下列表述最符合辐射监测中环境监测的目的是()
A、为个人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B、为改正工艺和防护提供资料
C、检验监测对象是否和国家、地方、行业或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相符合
D、为事故受照人员健康监护和医学响应提供资料
46、辐射水平监测所用的仪器类型应当与所涉及的放射性核素的()相适应
A、衰变常数
B、性质
C、活度
D、污染程度
47、以下()事故不是辐射事故
A、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
B、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
C、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
D、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了翻车事故,但放射性物质没有泄漏与失控。
48、辐射事故主要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的事件
A、密封源破损
B、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丢失
C、环境放射性污染
D、射线装置损毁
49、辐射事故主要指除核设施事故以外,()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
A、放射源
B、射线装置
C、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D、货包
50、下列关于辐射防护的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人类
B、保护环境
C、限制一切有关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
D、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降低到合理可达尽可能低的水 平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