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大学生数字创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影响
亲爱的同学:
您好!本问卷旨在调查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
)技术在大学生数字创作中的使用现状、对创作能力的影响及伦理认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专业方向是:
工学类
艺术类
文学类
管理学类
其他(请注明)
2. 您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您是否使用过生成式AI工具辅助数字创作(如ChatGPT、可灵AI、DeepSeek、豆包等)?
从未使用
偶尔使用(每月1-2次)
经常使用(每周1-3次)
频繁使用(几乎每天)
二、AIGC使用行为调查
4. 您使用AIGC工具的主要场景是(可多选):
图像/视频素材生成
文案脚本创作
代码辅助编写
3D模型生成
其他
5. 您使用的AIGC工具类型包括(可多选):
文本生成
图像生成
音频/视频生成
设计辅助
其他
6. 单次创作中,AI工具辅助完成的内容占比约为:
≤20%
21%-50%
51%-80%
≥81%
7. 您是否尝试过直接使用AI生成的内容(如图像、代码、文案)作为作品的一部分?
完全原创,未使用AI内容
少量引用(<30%)
中等比例(30%-70%)
大量使用(>70%)
三、创作能力影响调查
8. 使用AIGC后,您的创作效率变化是:
显著提升(节省50%以上时间)
略有提升
无明显变化
效率下降(依赖AI导致流程变慢)
9. 在 AI 辅助创作的过程中,你的创意构思环节通常是:
先自主构思核心,再用 AI 细化落地
参考 AI 生成的灵感,再调整成个人风格
直接基于 AI 产出的内容修改,保留少量个人想法
完全依赖 AI 生成框架,仅做简单调整
10. 您认为长期使用AIGC可能对传统创作技能(如手绘、3D建模、编程)产生的影响是:
提升效率,传统技能仍重要
部分替代,技能需求降低
严重退化,依赖AI完成基础工作
11. 在没有AI工具辅助时,您完成创作任务的信心如何?
完全能独立完成
大部分能完成
仅能完成小部分
几乎无法完成
四、伦理认知与规范调查
12. 您是否了解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规则(如训练数据版权、生成作品是否受保护)?
完全不了解
不太了解
一般
比较了解
非常了解
13. 您是否会标注作品中使用的AI生成内容?
一定会标注
偶尔标注
从不标注
不知道需要标注
14. 若使用AI生成的素材涉及未授权的版权内容(如图库图片训练数据),您认为是否构成侵权?
是,属于侵权行为
不确定
否,AI生成内容无版权限制
15. 您是否接受“AI生成作品可视为人类创作成果”的观点?
完全接受
部分接受
不接受
未思考过
16. 学校是否开设过与AI伦理或版权相关的课程或讲座?
从未开设
偶尔开设
定期开设
五、开放式问题
17. 17. 您在使用AIGC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扰是:__________
18. 18. 您希望学校或行业提供哪些关于AIGC的指导?__________
问卷结束,感谢您的参与!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