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学院食品制药工程实验中心安全教育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专业:
年级:
学号:
1. 当不慎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酒精擦
B.马上去医院
C.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D.以吸水性强的纸吸去后,用水冲洗
2. K、Na、Mg、Ca、Li、AlH3、MgO、电石中,遇水发生激烈反应的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3. 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 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 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4. 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 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 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 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5. 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6. 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
A. 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 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 以上都是
7. 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A. 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 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 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 以上都是
8. 下列实验室操作及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后所取用剩余的药品应小心倒回原容器,以免浪费。
B. 当强碱溶液溅出时,可先用大量的水稀释后再处理。
C. 温度计破碎流出的汞,宜洒上盐酸使反应为氯化汞后再弃之。
D. 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溶液中
9. 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 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
B. 缓慢滴加乙醇,进行搅拌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 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
D. 以上都对
10. 关于重铬酸钾洗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化学反应用过的玻璃器皿不经处理,直接放入重铬酸钾洗液浸泡
B. 浸泡玻璃器皿时,不可以将手直接插入洗液缸里取放器皿
C. 从洗液中捞出器皿后,立即放进清洗杯,避免洗液滴落在洗液缸外等处。然后马上用水连同手套一起清洗。
D. 取放器皿应戴上专用手套,但仍不能在洗液里的时间过长。
11.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A.1/2
B.2/3
C.3/4
D.4/5
12.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 )
A. 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B. 通风要良好
C. 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D. 以上都是
13.以下是酸灼伤的处理方法,其顺序为 ①以1~2%NaHCO3溶液洗。 ②立即用大量水洗 ③送医院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14.强碱烧伤处理错误的是()
A. 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B. 立即用1%~2%的醋酸冲洗
C.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 先进行应急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15.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 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 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 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16.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A. 干砂
B. 水
C. 湿抹布
D. 泡沫灭火器
17.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
A. 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 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C. 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D. 以上都对
18.皮肤接触了高温(热的物体、火焰、蒸气)、低温(固体二氧化碳、液体氮)和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溴等都会造成灼伤。如果发生意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不管什么情况,马上送医院就医
B.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严重时就医
C.金属钠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大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直接用水冲洗
19.微波炉加热时,应当注意()
A.使用不可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容器
B.加热后不可直接用手拿出炙热的容器
C.微波炉加热温度过高,可使用自来水倒入设备,以便降温
D.加热挥发性有机试剂
20.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
A. 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 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 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 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21.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22.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最常见的途径是( )。
A.呼吸道
B.皮肤
C.眼睛
D.消化道
2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 ( )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氯化氢
24.如果在试验过程中,闻到烧焦的气味应( )。
A. 关机走人
B. 打开通风装置通风
C. 立即断电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
D. 请同实验的人帮忙检查
25.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置?( )
A. 倒入水槽中
B. 分类收集后,送中转站暂存,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C. 倒入垃圾桶中
D. 任意弃置
26.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A. 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B. 用舌头品尝试剂
C. 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D. 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27.天气较热时,打开腐蚀性液体,应该?
A. 直接用手
B. 用毛巾先包住塞子
C. 戴橡胶手套
D. 用纸包住塞子
28.发生电气火灾后,首先应该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
A.打电话报警
B.切断电源
C.扑灭明火
D.保护现场,分析火因,以便采取措施,杜绝隐患
29.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 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 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 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30.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A. 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 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C. 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D. 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1.以下哪些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须做必要的防护
A.硝酸
B.冰醋酸
C.硼酸
D.硫酸
2.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应该注意
A.避免明火加热
B.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C.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D.不可猛烈撞击
3.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操作事项是正确的。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可以裸手直接拿取药品
4.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应注意做到
A.不准把食物、食具带进实验室
B.在实验室内只能吃口香糖
C.使用化学药品后须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D.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5.爆炸物品在发生爆炸时的特点有
A.反应速度极快,通常在万分之一秒以内即可完成
B.释放出大量的热
C.通常产生大量的气体
D.发出声响
6.如果不慎发生被玻璃割伤事故,应
A.先将伤口处的玻璃碎片取出
B.若伤口不大,用蒸馏水洗净伤口,再涂上红药水,撒上止血粉用纱布包扎好
C.伤口较大或割破了主血管,则应用力按住主血管,防止大出血
D.及时送医院治疗
7.从化学试剂瓶中向烧杯等容器中倒液体时,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液体滴落到桌面,要用瓶子嘴压住烧杯边缘
B.倾倒液体时,眼睛远离瓶子
C.必须使用滤纸、超净间专用绵纸等擦干瓶子外流下的液滴,但是不能盖紧瓶盖后在龙头下冲洗
D.通常情况下,禁止使用吸管从试剂瓶中向外取液体,这会导致整瓶液体被污染。先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再使用吸管
8.取用试剂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后才能再用
D.尽量不多取试剂,多取的试剂不能倒回原瓶,以免影响整瓶试剂纯度,应放入其他合适容器中另作处理或供他人使用
9.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不得已非要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10.下列粉尘中,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生石灰
B.面粉
C.煤粉
D.铝粉
11.下面物质彼此混合时特别容易引起火灾的是
A.活性炭与硝酸铵
B.抹布与浓硫酸
C.可燃性物质(木材、织物等)与浓硫酸
D.液氧与有机物
E.磷化氢、硅化氢、烷基金属及白磷等物质与空气接触
12.以下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的是
A.五氧化二磷
B.五硫化磷
C.五氯化磷
D.冰醋酸
13.使用碱金属引起燃烧应
A.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使用水灭火
C.火势较小或在容器中燃烧时,马上用干砂子或石棉布盖熄
D.火势较大时,马上移去临近可燃物,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4.有下列气体产生时须在通风橱内操作的是
A.硫化氢
B.氯化氢
C.氟化氢
D.溴
E.二氧化碳
F.氮气
15.以下属于剧毒化学试剂的
A.氰化钾
B.三氧化二砷
C.四氯化碳
D.二氯化汞
E.环己烷
16.实验室发生紧急事故时,正确的应对策略是
A.发生大的突发事故后,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故现场人员首先应尽快有序地从安全通道撤离,等事故得到控制之后再回来处理其他事情
B.听从指挥
C.发生小型着火事故,应防止火势蔓延(采取切断电源、移走易燃物品、灭火等措施)
D.如被困室内,应设法呼救
17.危险化学药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热源
C.办公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药品
D.室内应保持良好通风
18.使用不了解的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
A.明确这种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B.掌握这种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了解这种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D.了解这种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及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19.为避免误食化学药品,进入实验室时,应注意做到
A.不准把食物、饮用水、食具带进实验室
B.禁止在实验室内吃口香糖
C.使用化学药品后须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D.不品尝化学品味道
20.以下药品中,严禁与水接触的
A.金属钠、钾
B.电石
C.白磷
D.金属氢化物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