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季度老精四理论考试(暨秋冬新冠知识培训)
1.只允许微信作答,且仅有一次作答机会;2.每人30分钟作答时间;3.考试期间勿要使手机黑屏;请各位参加考试的人员在考试期间协调好自己的考试时间,尽量避免接电话,息屏等操作。谢谢!
您的姓名:
1、新型冠状病毒直径()nm。
A 60~140nm
B 30~100nm
C 80~140nm
D 60~180nm
2、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灭活病毒。
A 56℃ 30分钟
B 30℃ 30分钟
C 45℃ 30分钟
D 40℃ 30分钟
3、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 ()天,多为 3~7 天。
A 1~10
B 1~14
C 1~30
D 1~20
4、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 ()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1胞内发现,而在 Vero 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 4~6天。
A 90
B 96
C 80
D 95
5、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天内传染性较强。
A 5
B 6
C 7
D 8
6、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以()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 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 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A 头痛
B 呼吸困难
C 发热、干咳、乏力
D 高烧
7、经()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A 呼吸道飞沫
B 消化道
C 体液
D 血液
8、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传染途径,()
A 易感人群
B 患者家属
C 陪人
D 周围人群
9、重症患者多在发病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A 一周
B 10天
C 3天
D 20天
10、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 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
A 1年
B 半年
C 三个月
D 尚不明确
11、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见()。
A 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炎症因子升高
B 组织氧合指标恶化或乳酸进行性降低
C 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升高,炎症因子升高
D 外周血炎症标记物如CRP、铁蛋白等进行性降低
12、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 )者。
A 12-24 >75%
B 24~48 >50%
C 6-12 >50%
D 24-36 >75%
13、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A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B出现休克
C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治疗
D以上都是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危重型
15、普通型具有()等,影像学可见表现。
A发热
B呼吸道症状
C肺炎
D以上都是
16、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要求将盛放容器一并转交,院内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 8
B 12
C 24
D 48
17、全院各科室及发热门诊若收治、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 )分类处置。
A 一般垃圾
B 生活垃圾
C 医疗垃圾
D 特殊垃圾
18、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B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19、下列哪项不是控制耐药菌传播的主要措施()。
A 严格进行手卫生
B 隔离耐药菌携带者
C 戴手套
D 不能专用的用品可共用,不用一用一消毒
20、戴无菌手套操作错误的是:()。
A 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 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 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D 戴上手套的双手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21、卫生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为(),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
A ≤10cfu/cm2;≤15cfu/cm2
B ≤5cfu/cm2;≤10cfu/cm2
C ≤10cfu/cm2;≤5cfu/cm2
D ≤15cfu/cm2;≤10cfu/cm2
22、严格实施正确洗手规则,可减少()的医院感染。
A 10%以下
B 10-15%
C 15-20%
D 20-30%
23、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标本采集人员为( )。
A 医生
B 研究所科研人员
C 实验室管理人员
D 通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且具备采样技能的人员
24、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首选( )。
A 结膜拭子标本
B 呼吸道标本
C 尿液
D 大便标本
25、鼻拭子采集的关键点是( )。
A 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
B 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鼻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两周
C 沿上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鼻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即可
D 沿中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鼻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
26、咽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 )。
A 两侧咽扁桃体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一次
B 两侧咽扁桃体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15秒
C 两侧咽扁桃体和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15秒
D 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擦拭,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两次
27、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含保存液的采集管取样后标本,推荐( )保存运送。
A 2℃
B 3℃
C 4℃
D 5℃
28、应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小时。
A 4-5
B 5-6
C 6-8
D 8-10
29、根据《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要求医用防护口罩对细菌的过滤效率为≥( )。
A 90%
B 95%
C 98%
30、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的部位是( )。
A腰带以上
B袖口
C胸前
D衣领
E背部
31、下列关于工作人员脱隔离衣正确的流程是( )。
A实施手卫生-工作人员解开隔离衣腰带并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颈后系带-拉下衣袖-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放入指定位置
B工作人员解开隔离衣腰带并在前面打一活结-实施手卫生-解开颈后系带-拉下衣袖-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放入指定位置
C实施手卫生-工作人员解开隔离衣腰带并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颈后系带-拉下衣袖-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卷成包裹状-放入指定位置
D工作人员解开隔离衣腰带并在前面打一活结-实施手卫生-解开颈后系带-拉下衣袖-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卷成包裹状-放入指定位置
32、下列穿医用防护服流程正确的是( ) 。
A用防护口罩-穿分体医用防护服(先穿上衣,再穿下衣)-戴好连体帽拉上拉锁-手卫生-戴乳胶手套
B手卫生-戴工作圆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分体医用防护服(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戴好连体帽拉上拉锁-戴乳胶手套
C手卫生-戴工作圆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分体医用防护服(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戴好连体帽拉上拉锁-手卫生-戴乳胶手套
D戴工作圆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分体医用防护服(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戴好连体帽拉上拉锁-手卫生-戴乳胶手套
33、脱医用防护服时操作正确的是( )。
A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脱掉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B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C污染面向外,由上向下边脱边卷,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D污染面向外,由上向下脱掉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34、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A.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B.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C.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阳性;
D.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 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 4 倍及以上升高。
3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分型()。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危重型
36、重视患者早期康复介入,针对新冠肺炎患者()躯体功能以及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和干预,尽最大可能恢复体能、体质和( )。
A呼吸功能
B免疫能力
C肢体动作
D以上都是
37、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院标准()。
A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
B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C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D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
38、关于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时,下列需要进行手卫生的时机是( )
A离开污染区前
B脱外层乳胶手套后
C摘除呼吸头罩或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后
D脱医用防护服后
39、下列关于医务人员的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
A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做好诊区,病区的通风管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
B 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情形,做好防护
C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D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手套或隔离服后也应当立即流动水洗手
40、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步骤有( )。
A 漱口:采集样本前先漱口,去除口腔异物
B 取样:用压舌板轻压舌面,将咽拭子擦拭扁桃体及咽后壁的分泌物
C 留样:将采样头折断放入采集管拧紧保存管盖完成采样
D 保存:将采样好的采集管放入密封袋
41、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满足以下条件者可出院( )。
A体温恢复正常三天以上
B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C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D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42、出院患者健康指导包括()。
A 建议进行 14 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
B 佩戴口罩,分餐饮食,勤洗手
C 增强免疫力,做好个人防护
D 建议出院后第 2 周、第 4 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43、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对
错
4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肺脏实变区主要呈现弥漫性肺泡损伤和渗出性肺泡炎,不同区域肺病变复杂多样,新旧交错。
对
错
45、当手没有明显污染,在接触了体液、分泌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无需洗手。
对
错
46、疑似或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满3/4时,及时收集;不满3/4时,每日收集,严格进行鹅颈式打包,并使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最外层医疗废物袋进行喷洒消毒,放入所在区域或科室专用医疗废物桶暂存。
对
错
47、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对
错
48、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对
错
49、医务人员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洗手,是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此过程是卫生手消毒过程。
对
错
50、检验科产生鼻/咽拭子、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放入双层医疗废物袋,就地高压灭菌,再用双层医疗废物袋严格进行鹅颈式打包,粘贴注明"新冠"字样。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