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大考试”试题1

1. 您的姓名:
2. 您的部门:
3. 事故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可对事故发生单位处()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至100%的罚款。
4.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若发生单位对事故负有责任,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5.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7.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等级。
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表现分为几类()。
9. 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是属于()的表现形式。
10.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都()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11.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和()。
12.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3. 对于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才能排除的隐患,称为()。
14.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15.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指定。
16.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规定要求报送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可以不包括()。
17.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
18. ()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19.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
20. ()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2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22. 发生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采取的措施()。
23. 对排查出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当按()进行登记。
2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规定,事故隐患分为()。
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担任,成员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6. ()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27.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